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主要从事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相关成果转化;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建设海洋监测科技创新平台,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承担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任务。
2019年6月,以海仪所为依托成立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技术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学院立足国家“海洋强国”和山东省“海洋强省”重大战略需求,整合利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优质教育资源和海仪所优质科研资源进行建设,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为指引,秉承“科教相长、研产相助”的建院理念,充分践行“院所一体、科教融合”的发展模式,培养海洋技术领域创新型、精英型高素质人才。
海仪所编制442人,现有职工28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120余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二级研究员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人。柔性引进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青”1人。1人获国家“政府友谊奖”,4人获“齐鲁友谊奖”。获批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1个,设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以海仪所为依托,建有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仪器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国家海洋高技术领域成果产业化基地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山东省海洋监测仪器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海洋监测设备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平台;山东省科学院海洋光学重点实验室1个校(院)级平台。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国家认监委的海洋计量认证。
建所几十年来,海仪所一直从事海洋监测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目前形成了移动观测平台、传感器研发平台、海洋技术平台、海洋生态监测平台、物理海洋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和横向服务平台等7个创新平台,船舶气象技术、海洋台站技术和海洋浮标技术等3个专业技术研究室,高端海洋仪器与传感器加工制造中心和计量测试中心等2个保障中心。围绕智慧海洋的观测、监测、探测等领域,以海洋核心传感器、智能浮标潜标、智慧海洋信息处理技术为重点,形成了海洋科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三大学科,建成了从岸基、近海到深海大洋,从空中、水面、水下到海底的立体观测研究体系;形成了从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生产为一体的研发、转化、生产链条。
自建所以来,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院、市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取得各项专利600余项。其中,海仪所研制的海洋资料浮标系统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09年获得“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证书,目前我国在位业务化运行的10米大型海洋资料浮标系统均由海仪所研制、建造并提供技术保障,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所有海区,为我国海洋预报、气象预报、海洋工程建设提供实时观测数据;船舶气象仪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舰船、科学调查船、志愿船及民用船只;研制的自动化台站观测系统性能可靠、稳定性高,实现了无人值守连续监测,广泛应用在沿海海洋环境监测站、海岛无人值守自动观测站及海上平台等;研制生产的各类海洋调查工具在国内占主导地位,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勘测调查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苗岭路37号
海
洋
学
部
官
方
微
信
四季娱乐的版权所有: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地址:中国青岛苗岭路37号
电话:0532-58628535
icp备案号:鲁icp备2020037682号